近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國家免疫規劃技術工作組和流感疫苗工作組共同編寫的《中國流感疫苗預防接種技術指南(2018~2019)》發布。據悉,新版指南綜合了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對2014年版指南進行了更新和修訂。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今年秋季同時供應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指南明確建議,由受種者自愿選擇接種任意一種流感疫苗,無優先推薦。
新版指南建議,6月齡~5歲兒童、60歲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醫務人員、6月齡以下嬰兒的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以及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為優先接種對象。
據介紹,三價流感疫苗包含甲型H1N1、H3N2和乙型Victoria系病毒3種病毒類型,四價流感疫苗則是在此基礎上還包含了乙型Yamagata系流感病毒。
與往年不同,我國今年秋季同時供應三價和四價流感疫苗。指南建議,對可接種不同類型、廠家疫苗產品的人群,可由受種者自愿選擇接種任一種流感疫苗,無優先推薦。
新版指南指出,對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國內外大量研究證實,孕婦罹患流感后發生重癥、死亡和不良妊娠結局的風險更高。國外對孕婦在孕期任何階段接種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證據充分,同時接種疫苗對預防孕婦罹患流感及通過胎傳抗體保護6月齡以內嬰兒的效果明確。
另外,世界衛生組織將孕婦列為第一優先接種人群。但由于國內缺乏孕婦接種流感疫苗的安全性評價數據,我國上市的部分流感疫苗產品說明書仍將孕婦列為禁忌證。為降低我國孕婦罹患流感及嚴重并發癥風險,經審慎評估,指南建議孕婦或準備在流感季節懷孕的女性接種流感疫苗,孕婦可在妊娠任何階段接種。
健康小知識:
帶你認識流感
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的簡稱,它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具有較強傳染性的呼吸道疾病。
流感分成甲型、乙型、丙型和丁型。甲型流感最重,傳染性最強,簡稱為甲流。乙流傳染性和嚴重性次之。丙流癥狀最輕,傳染性最弱。甲流又可以分成H1N1、H3N2、H5N7、H7N9等亞型,各亞型的傳染性和嚴重性各不相同。醫院做的流感檢測只能查出是甲型,哪種亞型我們就查不到了,疾控中心會定期采集患者標本做亞型分析。
每年流行的流感分型都不太一樣,往年甲流高峰多在11月~12月,乙流的高峰多在1月~2月。而從2017年至今,甲流和乙流同時來襲,所以流感來得更加猛烈。流感病毒分型甚多,而且容易變異,所以一個人可以多次罹患。因此,流感疫苗年年都要打,即使得過流感也要注意戴口罩預防。
發熱是流感最主要表現
流感是由呼吸道傳播和感染的,多表現為呼吸道癥狀,包括鼻塞、流涕、咽干、咽癢、咽痛、咳嗽、咯痰等。流感最主要的表現是發熱,一般都是38.5℃以上的高熱。不過一些乙流的病人、免疫力比較差的病人、既往打過疫苗或發熱早期的患者可能表現為低熱。
流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全身癥狀比較重,包括頭暈、頭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甚至有的病人沒有咽痛、咳嗽等呼吸道癥狀,只有全身酸痛、頭痛這些表現。還有少數病人表現為胃腸型流感,以惡心、嘔吐、腹瀉等癥狀就診。所以,即使您沒有呼吸道癥狀,醫生也有可能要為您做流感的篩查。
5點幫你判斷是否“中招”
流感有幾個特點:
1.流感傳染性比較強,所以明確的流感診斷有利于指導您進行隔離,避免傳染給周圍人。
2.流感是病毒感染,和嗓子發炎、扁桃體化膿等不一樣,要用抗病毒藥進行治療。大家常用的青霉素、阿莫西林、阿奇霉素等都是針對細菌的藥,對病毒沒有效果。
3.流感比一般的病毒性感冒癥狀更重,發熱溫度更高,病程更長。明確診斷有利于判斷預后。
4.流感有相對特效的抗病毒藥,如奧司他韋、帕拉米韋等,而這些藥只對流感病毒有效,對其他病毒沒啥效果,所以不是所有病毒性感冒的病人用這些藥都有效。
得了流感要吃抗病毒藥
特效藥
流感有相對特效的抗病毒藥,目前醫院普遍使用口服的奧司他韋,一些醫院還有靜脈使用的帕拉米韋。這些藥物可以阻斷病毒的復制,縮短病程,一般用藥2天~3天,體溫就可以明顯下降了。阻斷病毒復制,也就是在病毒1個變兩個,兩個變4個的繁殖階段,服藥效果最好。所以在發病48個小時之內,越早用藥效果越好。口服的奧司他韋5天一個療程。建議患者即使體溫正常,也要把5天的藥全部用完,減少流感病毒耐藥的概率。
不用藥
流感雖然比一般的病毒性感冒重,但它也跟大多數病毒一樣,具有自限性。也就是說,病毒越繁殖,毒力越低,一般1周左右,病毒可以自動清除,流感可以不治而愈。即使沒用特效的抗病毒藥,部分單純流感患者多飲水、多休息,增加自己的抵抗力,或可把流感扛過去。
感冒藥
無論流感患者是否用特效的抗病毒藥,在體溫正常之前都可以用一些退熱藥、感冒藥,以及其他對癥藥物來改善癥狀。但是這些藥物只能在藥物起效的4個~8個小時內改善癥狀,并不能清除病毒和縮短病程,藥效過了可能還會發熱,這并不是病情反復。患者可以根據需要,隔6~8小時重復用藥。
中成藥
葛根芩連丸、藍芩口服液、雙黃連、清開靈、板藍根、金花清感顆粒、蓮花清瘟膠囊等中成藥都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改善癥狀、調節免疫力等。患者可選擇其中幾種應用。
很多患者因為流感發燒溫度較高,就要求打針、輸液。流感是一種病毒,我們平常用的青霉素、頭孢等抗生素是針對細菌的藥,對流感是沒用的。我們平常輸液大多數也是抗生素,所以不建議大家一發燒就用抗生素。
防流感小妙招
面對如此兇猛來襲的流感病毒,我們該如何嚴防死守呢?小編作為堅守在健康戰線的幸存者,在這里幫大家支點招:
招數一:預防流感記好五大口訣
盡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以防止交叉感染。
照顧和接觸發熱的家人、朋友時,佩戴口罩。
注意休息,多飲水。
如果您是一名流感患者,為了避免傳染給周圍的人,建議您定期開窗、通風。
要在流感季節前1~2個月注射流感疫苗。
招數二:防流感試試中醫小藥方
防治流感的藥物很多,但療效常不盡如人意。一是感冒病毒種類較多,二是病毒種類易于發生變異,一種特效藥物應市不久,就因感冒病毒毒種變異而失效。若采用中藥防治,療效較好,不會因毒種變異而失效,也不會產生耐藥性。
下面介紹幾則常用的,供大家選用。
1.艾葉、貫眾各10克~20克(視房間大小而定),燃燒,以煙熏而消毒居室,每日1次,連續3天。
2.10%大蒜液滴鼻,每日3次~5次,每次2滴,連續3天。
3.野菊花或魚腥草或蒲公英30克,水煎含漱或噴潤咽喉,每日3次~5次,連續3天。
4.連須蔥白3根,豆豉10克,加清水適量水煎取汁飲服,每日1劑,連續3天。
5.生姜10片,連須蔥5根,水煎取汁泡腳,每日1次~2次,連續3天。
6.中成藥板藍根顆粒,每次1袋,每日2次沖飲,或中成藥蒲地藍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連續3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