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不少市民選擇貼“三伏貼”來調理身體。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張學婭說:“‘三伏貼’不是萬能貼,不能亂貼,否則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損害健康。”

“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理論而發明的一種外用的貼敷治療方法,通過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等增強人體免疫力,是中醫“治未病”理論的體現。貼敷時間為農歷夏至后三伏天的初、中、末伏的第1日各貼1次,也可在三伏天期間每3日貼1次,貼敷時間以白天為宜。通常1個療程為3年,可貼敷一兩個療程,視病情及療效決定貼敷療程。貼敷當天,患者不可游泳及進行劇烈活動,不要讓空調、電扇對著貼敷處吹,也不要在陽光下暴曬。貼敷期間,忌煙、酒及生冷、油膩、辛辣食物。
張學婭說,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期、帶狀皰疹急性期以及外感表證未解者、妊娠期婦女及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的患者,不能貼“三伏貼”;貼敷藥物過敏、特殊體質或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糖尿病血糖控制欠佳者、腫瘤患者及患有出血或出血傾向性疾病的患者,應慎用“三伏貼”。
目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中醫科已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等為一體的綜合性科室,尤其是在利用“三伏貼”治療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李思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