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汽車制造業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通用、福特等老牌車企為代表的傳統燃油車開始抱團取暖,而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卻站到了舞臺中央。
2020年,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多個國家相繼發布利好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德國作為歐盟內最大汽車市場,在高額補貼刺激下,2020年純電動汽車銷量足足增長了三倍。
進入202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繼續大放異彩,資本市場的炒作熱情持續高漲,行業內一有利好消息傳出,就可能在資本市場引發一場激烈的搶籌游戲。
近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充電樁工廠正式建成投產、蘋果投資4萬億韓元聯合起亞打造蘋果汽車、華為與北汽新能源合作的“華為版”車型即將亮相等重磅消息相繼傳出。
其實,無論是特斯拉外延式擴張建造充電樁工廠,還是蘋果、華為等科技巨頭跨界造車,都預示著新能源汽車熱度不減,也預示著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國依然前景光明。
在蘋果、華為聯手車企共同造車的表象之下,是汽車制造工藝異常復雜的現實。一般汽車約由10000多個不可拆解的獨立零部件組裝而成,車企不可能自己去生產每一個零部件。
這時候,汽車零部件廠商的價值就充分體現出來了。實際上,在A股市場就有這樣一家公司,靠為各大車企供應零部件而生,它就是中國汽車零部件龍頭華域汽車。
華域汽車的前世今生
相較吉利、比亞迪、特斯拉這些汽車整車制造企業,華域汽車(600741.SH)在消費端知名度不高,但在汽車零部件制造領域,華域汽車卻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2020年初,華域汽車以超800億市值上榜2019年中國上市公司市值500強,排名第157位,其市值規模與長城汽車(601633.SH)不相上下。
華域汽車隸屬于上汽集團(600104.SH),是由上汽集團于2009年整合旗下的汽車零部件業務而來,并于當年借殼巴士股份登陸A股,成為資本市場的正式一員。
發展至今,華域汽車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綜合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主要業務范圍包括汽車等交通運輸車輛和工程機械的零部件及其總成的設計、研發和銷售等。
公司主要業務涵蓋汽車內外飾件、金屬成型和模具、功能件、電子電器件、熱加工件和新能源等,其中汽車內外飾件和功能件在國內市場占比較大。
背靠上汽集團這棵大樹,華域汽車自誕生之初就備受矚目。截至目前,上汽集團仍是華域汽車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高達58.32%。
上汽集團不僅給予華域汽車與生俱來的底氣,也是公司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推手。上市至今,在華域汽車的年度總營收中,來自上汽集團的營收占比始終超過50%。
脫胎于上汽集團的華域汽車,卻并未局限于上汽集團。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后,華域汽車積極擴展國際市場,目前公司客戶已經基本覆蓋國內外各大知名車企。
華域汽車官網顯示,公司國內客戶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長安福特、神龍汽車、北京奔馳、華晨寶馬、北京現代、東風日產、長城汽車、吉利汽車等國內主要整車企業。
與此同時,華域汽車積極推進核心業務的國際化發展,逐步建立在相關業務領域的全球市場優勢地位,公司國外客戶包括奔馳、奧迪、寶馬、福特、大眾、通用等全球整車企業。
并購擴張推動業績增長
近年來,華域汽車的客戶結構持續優化,上汽集團以外客戶的營收占比逐年提升。2019年財報數據顯示,上汽集團以外整車客戶的營收占比達到43.2%。
這也是華域汽車多年來堅持并購擴張的成果之一。華域汽車官網顯示,目前公司直接投資企業多達30家,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
在華域汽車的并購史上,有兩起并購至今為人稱道。2014年和2018年,華域汽車通過收購方式,分別將延鋒偉世通和上海小糸變成100%控股子公司。
隨后,延鋒偉世通和上海小糸逐漸演化為延鋒汽飾和華域視覺。如今,延鋒汽飾是國內最大的汽車內外飾件供應商,華域視覺則是國內最大的自主車燈供應商。
實際上,自華域汽車成立至今,延鋒汽飾和華域視覺所從事的內外飾件業務始終是公司的營收支柱,在公司總營收中占比超過60%。
通過一系列并購擴張,華域汽車的營收規模突飛猛漲。2009年至2019年,華域汽車的總營收從246.7億元提升至1440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19%。
同一時期,華域汽車的歸屬凈利潤從15.3億元提升至64.6億元,增長了4.2倍;扣非凈利潤從15.2億元提升至55.7億元,增長了3.6倍。
與此同時,華域汽車的股價保持整體上升趨勢,公司最新收盤價報31.3元,公司總市值達986.8億元,即將邁過A股千億市值俱樂部的門檻,是業內公認的牛股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華域汽車非常注重研發投入,2017年至2019年,公司的研發費用分別為42.1億元、51.33億元、52.65億元,在行業內保持較高的水平。
新能源成為新方向
細心的讀者可能發現了,2019年華域汽車的業績出現下滑,這與汽車行業整體發展趨勢息息相關。
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汽車行業景氣度下降,產銷數據雙雙下滑,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華域汽車,承受著來自客戶端的壓力。
2019年年報顯示,華域汽車實現營收1440億元,同比下降8.36%;歸屬凈利潤64.6億元,同比下降19.48%,這也是上市十年間公司營收、凈利首次出現負增長。
分產品來看,華域汽車主營業務全線下滑,公司的內外飾件、金屬成型與模具、功能件、電子電器件、熱加工件等五大業務營收分別下降8.6%、13.68%、9.89%、2.01%、20.01%。
分地區來看,華域汽車國內外市場都遭受了一定的損失,公司的國內、國外營收分別下降10.69%、3.03%。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全球經濟活動陷入停滯,汽車行業更是雪上加霜,福特、通用、菲亞特克萊斯勒等老牌車企相繼傳出降薪、裁員等負面消息。
相比上汽集團等汽車整車制造企業,華域汽車的業績回落還算穩定。但覆巢之下無完卵,在國內外客戶紛紛遭遇疫情打擊的背景下,華域汽車的業績表現也難言樂觀。
2020年1-9月,華域汽車實現營收917億元,同比下降13.14%;歸屬凈利潤31億元,同比下降37.03%,公司仍未扭轉業績頹勢。
不過,華域汽車的業績下降幅度有所收窄,2020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華域汽車的營收增速分別為-32.6%、-24.01%、-13.14%;凈利潤增速分別為-92.7%、-61.16%、-37.03%。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逐步復產復工,出現一個明顯的修復過程;二是華域汽車正在大力布局新能源,與特斯拉、蔚來等新能源車企展開深度合作。
隨著全球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發展,華域汽車的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總成產品,或將成為公司新能源業務的重要增長點。
特斯拉能否扭轉公司業績?
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軍者,2020年特斯拉的發展勢頭格外迅猛,公司股價從2020年3月的70美元出頭飆漲至2021年1月的900美元出頭,不到一年時間股價漲超11倍。
特斯拉的成就離不開上海超級工廠,而特斯拉落戶中國后,為降低成本不斷提高國有化率,也為國內汽車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創造了不少機會,華域汽車就是受益者之一。
2020年9月,有媒體報道稱,華域汽車贏得特斯拉訂單,將為Model X供應車燈。隨后,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有人就此向華域汽車做出求證。
對此,華域汽車表示:“公司積極拓展新能源汽車整車客戶市場,公司內飾、座椅、車燈、保險杠、電池盒及車身分拼總成件、穩定桿、懸架彈簧等業務實現向特斯拉相關車型配套”。
面對特斯拉這樣的重量級客戶,華域汽車可謂十分上心,于2020年底投資5000萬元在臨港建設新廠房,預計年產40萬套汽車內飾件,該廠距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直線距離不到6公里,方便就近供貨。
被華域汽車寄予厚望的特斯拉,日子卻不好過。日前,馬斯克首次承認特斯拉存在品控問題,美國市場調研公司稱每100輛特斯拉車型便會出現250個問題,質量排名墊底。
近日,特斯拉正在經歷其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故障召回,這將對特斯拉的未來銷售造成一定影響,或將波及華域汽車等上游供應商。
如此看來,單靠特斯拉一家的訂單,恐怕難以扭轉華域汽車的業績頹勢,公司還要在汽車零部件領域繼續穩扎穩打,才有可能重回業績正增長的軌道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