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8日上午,深圳證券交易所,隨著酷特智能敲響上市鐘聲,酷特智能成功登陸A股創業板上市發行,青島副市長耿濤出席并致辭。自此,青島轄區A股上市公司總數也達到40家。
成立于2007年12月的酷特智能,是我國較早涉足服裝個性化定制領域的企業,其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均處于領先水平。且2007年,面對服裝工廠之間價格上的惡性競爭和難以解決的庫存問題,酷特智能提出做定制個性化服裝的戰略。
如今,以C2M商業生態模式為支撐的酷特智能產業互聯網生態體系應運而生,甚至在疫情期間極短時間內從服裝快速切入醫療器械版塊,驗證了產業互聯網橫向跨界的能力,也驗證了酷特智能互聯網+定制路線的潛力無限。
酷特智能A股上市
2020年7月8日上午,深圳證券交易所,酷特智能成功登陸A股創業板。這也是青島轄區第40家A股上市企業。酷特智能本次公開發行股票6000萬股,發行價格為5.94元/股,保薦機構(主承銷商)為中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此前6月,酷特智能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招股說明書稱,首次擬發行股數6,000萬股,擬募集資金金額約為31,560.87萬元,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柔性智慧工廠新建項目和智慧物流、大數據及研發中心綜合體建設等項目,緊緊圍繞企業主營業務。
酷特智能成立于2007年12月,公司主要從事個性化定制服裝的生產與銷售,包括了男士、女士正裝全系列各品類,而規模化生產定制服裝的技術是酷特智能的核心競爭優勢,作為較早涉足服裝個性化定制領域的企業,公司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均處于領先水平,在行業內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另據公開財報顯示,酷特智能2017~2019年營業收入分別為5.84億元、5.91億元、5.35億元,近三年凈利潤分別為5,853.80萬元、6,359.62萬元、6,867.42萬元。
近年來,酷特智能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智能手段的輔助,使消費者能夠與廠商之間密切互動達到了成本節約效應。
深耕互聯網 智能制造模式領先
2007年,面對服裝工廠之間價格上的惡性競爭和難以解決的庫存問題,酷特智能提出做定制個性化服裝的戰略,以圖擺脫產業鏈低端的紅海競爭。此后,酷特智能投入數億資金,完成數據驅動的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生產模式的落地實踐。
復星是酷特智能的第二大股東,占酷特智能發行前總股本的16.19%。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認為,互聯網上半場的紅利已經快結束了,但是產業互聯網所帶來的C2M變革才剛剛開始。酷特智能上市也是復星超前布局產業互聯網的成功例證。
這以C2M商業生態模式為支撐的酷特智能產業互聯網生態體系,如今已經取得了較好效果,如疫情爆發后,酷特智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口罩機、熔噴布機等生產設備以及原材料的資源整合,從服裝快速切入醫療器械版塊,驗證了產業互聯網橫向跨界的能力。
2020年一季度,酷特智能實現防疫物資銷售收入4389.11萬元,占2020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8.76%。而這也彌補了由于疫情帶來的服裝銷售業務收入的下降。
且酷特智能公司還自主研發建立了包括RCMTM在線下單平臺、IMDS研發設計系統、APS生產排程系統、MES制造執行系統、WMS物料管理系統等后臺系統,構建了完善的智能生產體系,實現了制版、排料、斷料、裁剪、制造、分揀等制造環節的高度自動化。這不但使服裝定制能夠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還能夠降低庫存和資金的占用,實現智能制造。
同樣,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又讓酷特智能具備大規模生產定制產品的柔性化生產能力。
以工業化手段和效率打造個性化產品
如今,服裝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消費產業,而服裝定制又是基于信息化和工業化的結合發展,體現了制造業追求卓越、轉型升級的要求。在美國此前預測的“改變未來的十大科技”中,“個性定制”被排在首位。
酷特智能可以說是我國較早涉足服裝個性化定制領域的企業,致力于為用戶提供高品質、高性價比的個性化定制體驗,力主讓服裝定制消費大眾化。
當下,酷特智能的工廠每年能完成近百萬套件個性化服裝的生產,而每一件服裝,從進入生產流程到成衣完成,僅僅需要七個工作日。此前,同類企業完成一件成衣定制的時間周期至少在一個月以上。
而通過利用互聯網、智能化技術,酷特智能能夠實現智能個性化定制,如客戶下單與訂單數據采集、智能斷料、智能剪裁、縫制與整燙等等。從研發設計到交易、支付、生產、售后,這樣數字化、智能化的產業協同能力,對同類企業乃至服裝行業無疑都是一種挑戰。
此外,本次酷特智能計劃募集資金將用于柔性智慧工廠新建項目和智慧物流倉儲、大數據及研發中心綜合體建設項目的建設。其中柔性智慧工廠新建項目設計產能為年產個性化定制西服套裝產品31萬套以及個性化定制襯衣產品30萬件,規模效益將十分明顯。
顯然,對于謀定未來的酷特智能來說,A股上市只是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