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數字報看一看
點擊上方按鈕,打開《參考消息》數字報
打開手機聽報紙,天下風云掌中看。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全球大事,盡在《參考消息》。今日出版的《參考消息》數字報,五大看點不容錯過。
1.“歐洲對華新戰略不太可能讓美國高興”
美媒說,“在法國總統馬克龍本月早些時候發表有關臺灣的言論后,歐盟官員18日呼吁采取新的、聯合的對華方針。不過,這項新戰略不太可能讓美國高興”。歐盟繼續在對華關系上尋覓“自己的道路”有何背景?哪些因素促成了歐盟內部對華政策反思?為什么歐洲和美國對中國的看法總是不同?(詳見第1版)
2.“他們‘扎堆’竄臺‘吸血’”
港媒稱,近日傳出美國25家軍火商準備5月初組團“赴臺訪問”的消息。美國25家軍火商此行是想商討何事?這又意味著什么?與此同時,美媒關注到,中國周二公布了之前宣布對兩家美國武器制造商制裁的新詳情。(詳見第14版)
3.“美國偷窺所有人的習慣從何而來?”
“要擺脫美國人是不可能的。”大概每位歐洲領導人都心知肚明:自己的電話一直處于中情局或美國國家安全局的監聽之下。事態甚至發展到聯合國秘書長可能遭美方竊聽的地步。在俄羅斯專家看來,為何美國人要對周圍所有人進行間諜活動?(詳見第12版)
4.太空軍備競賽似乎無可避免?
俄羅斯軍事專家說,埃隆·馬斯克對自己公司衛星的狀況感到擔憂,這并非杯弓蛇影。在他看來,俄羅斯有哪些“殺手锏”能夠“壓制它們、干擾它們,令其失效”?為何這位專家認為太空軍備競賽無可避免?(詳見第5版)
5.“揭開迫使中國修建長城的帝國的秘密”
“從公元前200年開始,匈奴這個游牧帝國主宰了亞洲草原三個世紀。”然而,除了中國史官的記錄,“這個帝國及其子民一直隱藏在歷史陰影中”。近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介紹了“古老的DNA證據和近期的考古發掘成果”,這些揭開了該時代最強大的政治力量之一的秘密。(詳見第11版)
參考隨時隨地,消息盡在掌上。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