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明確,“大力發展縣域數字經濟,推進農村電子商務提檔升級,培育壯大鄉村新業態新模式”。從“田間地頭”到“平臺市場”,從“提籃趕集”到“下單送達”,從“傳統銷售”到“直播帶貨”,數字鄉村的建設讓我們看見了鄉村不一樣的面貌,流量變為“新農資”,手機成為“新農具”,電商銷售成為了農產品銷售新渠道,打通了農人致富新道路。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鄉村電商為農產品銷售開辟“直通車”
近年來,依托各大直播平臺,來自山野鄉間的景色通過手機屏幕展現在世人面前。一根網線不僅連接起了鄉村與城市,傳遞了鄉間的美好,更讓分散的小農戶對接到了大市場,拓寬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為農村經濟和產業注入新動能。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商直播成為了農產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鄉村電商發展勢頭良好。據《中國數字鄉村發展報告(2022年)》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農村網絡零售額達2.17萬億元,比2021年增長3.6%。《2023年數字鄉村發展工作要點》指出到2023年底,農產品電商網絡零售額突破5800億元。
農產品通過網絡銷往天南海北,打通了銷售渠道的“最后一公里”,也成為了信息化時代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深入實施‘數商興農’和‘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鼓勵發展農產品電商直采、定制生產等模式,建設農副產品直播電商基地。”
優質網絡服務電商發展
“歡迎來到康康的直播間,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我們當地的特色——苗繡”,身著苗族特色服裝的90后返鄉青年施康通過電信5G網絡為直播間的網友們介紹著當地的文化特色,這樣的場景不僅發生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還發生在四川的木里縣,女主播身著藏族服裝,以直播的方式將皺皮柑等多種農特產品展現在網絡中,吸引了眾多觀眾前來觀看購買……
近年來,通過網絡進行直播帶貨的“新農人”如雨后春筍一般,在全國各地的鄉村中出現。“農特產品+電商+直播”的新模式的出現打破了傳統農產品的銷售壁壘,開拓了鄉村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直播的背后離不開網絡的支撐,作為基礎運營商的中國電信更是積極為鄉村提供優質網絡與服務,不斷提升5G網絡覆蓋和鄉村網絡質量。當前,中國電信已實現農村地區光纖網、移動網覆蓋率達99%以上,農村移動用戶超過1億戶,農村寬帶用戶超過6650萬戶,鄉鎮電視用戶超過1200萬戶。
發揮平臺優勢,拓展銷售渠道
除了提供優質網絡外,中國電信還將“互聯網+”能力全面應用到“農產品如何才能賣得更好”全流程中,通過翼支付、天虎云商等平臺,打通農產品從源頭到銷售整個環節,為民提供優質農產品的同時,助力農戶增產增收。
在甘肅,中國電信白銀分公司與甘肅省白銀市商務局共同開啟白銀市“田間行甘味產銷季”優質農產品展示展銷活動與“云品甘味”線上促銷系列活動,為廣大市民打造實惠、放心的消費環境。在山東,中國電信發揮云網融合優勢和翼支付區塊鏈優勢,進一步加大對山東農產品銷售的幫扶力度。據悉,翼支付平臺還將搭建三農產品陜西專區,助力陜西農產品銷售。
此外,天虎云商運營的中國電信精準扶貧專館,積極推動貧困縣農副產品入駐,為農產品銷售開辟新窗口。截至目前,天虎云商累計面向對口幫扶貧困縣招募供應商約30家,供應集采商品超1000款,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額已達2億元,客戶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的1750個企業單位,已形成一套專業級標準化的全國支撐機制。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