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全媒體記者譚卓瑤
近日,在利川市硒茶園生態茶業有限公司,工人正在調試加工設備,確保各條茶葉加工生產線正常運轉。
該公司專業加工生產“恩施玉露”“利川紅”兩種地理標志品牌茶、自建品牌“硒茶園”系列產品,干茶年產量達300噸左右。
為進一步擴大產能,去年7月,該公司投資近400萬元在沙溪鄉玉河村新建占地面積26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廠,并投資200余萬元用于設備“電氣化”改造和新建冷庫。
“電改之前,我們是燒生物質顆粒,溫度不好控制,比如殺青環節需要溫度380度,燒生物質顆粒溫度經常在300度至400度之間徘徊,造成茶葉品質不穩定。”該公司負責人雷萌說,電改后制茶效率提高30%以上、損耗率降低10%、成本每公斤節約2元。
和利川市硒茶園生態茶業有限公司一樣,開園以來,利川星斗山紅茶有限責任公司也忙著茶葉收購和加工,力爭實現“開門紅”。
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過程中,該公司積極參與“萬企興萬村”活動,在文斗鎮堰塘村等地,通過“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建高山有機茶園,規劃茶旅融合路徑,帶動文斗鎮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帶領茶農穩定增收。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