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尹文艷 念云 楊洪
美麗的黃木坨村一角。(資料圖片)
【資料圖】
改造后的庭院。(資料圖片)
3月17日,走進咸豐縣忠堡鎮黃木坨村村民羅有舉家,花繁葉茂的庭院微景觀,整潔美觀、生機盎然。在黃木坨村,打造庭院“微景觀”蔚然成風。
近年來,黃木坨村堅持黨建引領,以“鄉村環境微改造“為著眼點,以群眾房前屋后人居環境實事小事為切入點,縱深推進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探索實施了一批村莊環境整治、公共服務基礎配套提升項目,鄉村風貌煥然一新,生活品質持續攀升,群眾生活滿意度不斷提高。
支部引領
點亮村民“微心愿”
鄉村環境微改造怎么改?要先問問群眾怎么看。
縣住建局聯合村“兩委”,通過扎實開展走村入戶動員宣傳工作,征求村民意見12條,記錄群眾“微心愿”8個。
梳理群眾的想法后,縣住建局聯合忠堡鎮,積極向上爭取城鄉建設以獎代補資金20萬元,支持水泥30噸、文體器材3組、各類彩色花卉苗木200余株,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鼓勵村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開展美麗庭院自主改造。
同時,駐村工作隊積極申報文物保護和歷史建筑,通過第三方專業機構普查登記及實地測繪建檔,黃木坨村成功申報3處縣級歷史建筑和1處縣級文物保護點。
在黨建引領下,村民走上舞臺當主角,自己庭院自己建,“微心愿”一個個被點亮,架起了干群關系的“連心橋”。
榜樣帶動
激活村莊“微聚力”
清晨,不少黃木坨村村民早早起床打掃衛生,院內整整齊齊、一塵不染,院外有花鳥蟲魚、古樹秘境,好一幅美麗鄉村的優美畫卷。
讓人民群眾看到效果、得到實惠,才能構建共治共享格局,凝聚合力取得實效。
在黃木坨村,黨員先鋒、村民代表、小組長、鄉賢、退役軍人等身份的16名鄉賢能人瞄準“縣城康養后花園”定位,充分發揮榜樣帶頭作用,引導村民遵守村規民約,積極踐行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自發參與美麗庭院改造行動,因地制宜發展庭院經濟。
大家從事不關己到主動參與,真正發揮村民庭院建設主體作用,擦亮“房在園中、人在景中、花果飄香、居所優美”的五美庭院底色,推動秘境黃木坨的概念經濟、周末經濟和庭院經濟發展,打造生態文化旅游新引擎。
投工投勞
重拾生活“微向往”
“以后我要在家里經營農家小院,在田間地頭種上蔬菜和中藥材,再養一些土雞土鴨,城里人周末來到小院可以自己摘菜、自己做飯吃,體驗秘境康養生活!”談起未來規劃,羅有舉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自黃木坨村鄉村環境“微改造”活動開展以來,將蘇麻灣和洪家坪兩個院落作為示范點,引導廣大群眾“掃干凈、擺整齊”,以“布置美、整潔美、綠化美、家風美、公益美”為目標,因地制宜微改造,打造“五美”庭院,目前16戶庭院已陸續完成微改造。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未來,黃木坨村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鄉賢共治+小院說事”模式,結合鄉村鄉土文化,發揮資源稟賦優勢,持續開展若干個“微改造”、實施一批“共建小工程”,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事情,在譜寫咸豐“兩山”實踐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中展現黃木坨新作為。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