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趙盛迷 通訊員 范港
恩施市七里坪街道辦事處自2022年1月成立以來,村集體經濟在逆境中實現突破。當年,辦事處轄區6個村(居)集體平均收入28.92萬元,較2021年增長90.8%。在黨建引領下,該辦事處村集體經濟發展逐漸“破冰”。
七里坪街道辦事處長堰塘村果園香味四溢,成熟的瓜果散發出秋日的甘甜。(資料圖)
【資料圖】
激發熱情
增強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3月6日,七里坪街道辦事處長堰塘村與恩施映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探索柑橘、茶葉深加工產業。該項目由村集體經營公司與市場主體合建,采取共同決策、共同建設、共同管理、共同受益、共同締造的模式經營。
“村里通過發展柑橘、茶葉、桃子等特色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采取村企合辦等措施發展集體經濟,取得這么大的成效,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長堰塘村村委會主任黃家鋒感嘆道。像這樣,發展集體經濟的創新做法,在七里坪街道黨工委領導下多點開花。
七里坪街道辦事處成立之初,組織機構重組,干部隊伍士氣不高。七里坪街道黨工委審時度勢發布干部積分制管理辦法(試行),開發“七里積分”微信小程序,借鑒企業關鍵績效指標考核,開啟“工作項目化、項目清單化、清單責任化、責任時效化”改革,通過完成工作獲得積分,積分排名每月公示,同時作為干部選拔任用、職務職級晉升、評先評優、后備干部培養以及年終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
“工作實績直觀展示在每月的排行榜上,讓平時工作不上心的同志坐不住了。”街道黨工委書記陳軼丹說,“如果沒有按照小程序上的規定時間完成工作,將會被加倍扣分。如今,干部的工作熱情空前高漲。”
今年初,七里坪街道黨工委分別向陽鵲壩、鴨子塘、長堰塘3個村選派黨組織書記,建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陽鵲壩村創新“院壩黨建”,讓黨旗飄揚在群眾中。
鴨子塘村城郊精細蔬菜保供基地一角。(資料圖)
共同締造
凝聚集體經濟發展向心力
七里坪街道辦事處選派8名“90后”干部下沉一線,與村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他們與村民同吃同勞動,以年輕干部活力充分調動農民的內生動力,共同締造的理念在七里坪街道辦事處得到運用,群眾參與機制逐漸創新。
健全完善“黨委+黨支部+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鴨子塘村充分發揮“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的黨建引領核心作用, 帶動村民共謀發展。
“我們對村民的房屋進行一對一的特色設計,讓房屋改造有了‘瞄準點’。”“90后”工作隊員劉云慧說,“之前庭院改造由政府包辦設計施工,現在村民參與設計,碰撞出了很多思想‘火花’,村民的想法在辦事處和工作隊的支持下變成現實。”
干部有活力,群眾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2022年7月2日,鴨子塘村村委與村民共謀、共建,建成城郊精細蔬菜保供基地。該基地的落成,每年將為村集體經濟增收20萬元。
陽鵲壩村將支部主題黨日活動舉辦到了項目現場、村民院壩,邀請村民參加,開設村民小組長講壇,小組長暢談村組規劃,農村的事村民自己說了算。2022年10月,陽鵲壩村黨支部將主題黨日開到仙女洞現場,村民提議開發仙女洞,共議發展、決策共謀,促成了仙女洞親子農場建設項目于今年3月1日開工。
思想破冰
激活集體經濟發展創造力
街道行政區劃改革前的七里坪片區,處于舞陽壩街道辦事處的邊緣地帶,“年輕”的七里坪街道黨工委深入分析形勢,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發揮城郊優勢,以黨建引領作為一切工作的“指南針”,將經濟建設放在發展的首要位置,制定村居集體經濟收入目標。同時,開展一系列培訓,助力集體經濟發展。
陽鵲壩村黨總支書記鐘青松參加全市主播培訓,體驗了一把“直播帶貨”。經過深入考察,村“兩委”決定通過直播帶貨促進產業發展。
2022年8月,陽鵲壩村打造了七里坪街道辦事處第一家村企共建的直播基地,由集體經營公司與專業團隊共同運營。目前,村集體投已收回成本并凈盈利5萬多元。
投資分紅、村建企用、合作經營、保本合作……村集體經濟發展運轉模式多樣;種植、養殖、深加工、殯葬、旅游、直播……發展產業類型多樣。思想上的破冰讓集體經營公司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為村集體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