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何 冶 通訊員 楊伏英
(資料圖片)
“財政所的同志一個‘金點子’,我們村集體經濟投資的第一年就回本37萬元。”咸豐縣高樂山鎮大壩村支部書記蔣艷芳說。
“沒想到只花了3天,宅基地的批文就下來了。”高樂山鎮楊泗壩村村民劉治安說。
一樁樁、一件件,點贊的對象均是該鎮財政所。
走進咸豐縣高樂山鎮財政所,一股廉氣撲面而來:
“1933年11月18日,賀龍率紅三軍來到小村,吩咐財務兵‘老鄉送的柴、菜,一定要記好賬,回頭必須付錢’……”——這是發生在當地的廉政小故事。
政治賬、經濟賬、名譽賬、家庭賬、親情賬、自由賬、健康賬,黨員干部需算好的人生“七筆賬”赫然上墻,反思下,心中自凜然。
高樂山鎮是縣城城關鎮,鎮財政所負責下轄6個社區、28個村的財政資金監管等工作,負責部分項目建設資金撥付。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可謂重中之重。
于是,鎮紀委指導鎮財政所建設清廉基層站所,將黨建引廉、監督守廉、干部倡廉、制度固廉等措施常態化,構建清廉思想、清廉組織、清廉紀律、清廉作風、清廉文化“五廉一體”的體系。
“思想是總開關,清廉記于心、踐于行,盯死精準支付、流程管理,杜絕超進度支付等關鍵環節,工作自然不斷向好。”所長滿政權說。
這是“鐵算盤”硬度的根源,源自時刻舉一反三,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自我手術”。
群眾、村社區工作人員對財政業務不熟悉,經常會出現漏簽字、漏佐證、漏流程等情況,不僅讓他們多跑了路,還降低了效率。
2022年7月,該所將業務流程整合為8類,制成了通用模板,不僅在辦事大廳設置查詢臺,還發到了微信工作群。這樣,讓辦事人基本做到了只跑一次,效率大幅度提升。
為此,群眾點贊稱:這最后一公里是最好的一公里。
這不是個例,2022年,該所對原有制度進行全面清理,廢止過時制度3項,整合綜合管理制度1項,完善更新專項管理制度11項。
這把“鐵算盤”硬不硬,數據來說話:
2022年,校對耕地地力保護補貼信息數據14803條,修正不吻合數據信息3871條;563.36萬元耕地地力補貼精準兌現,群眾反饋零問題
同年,對財政惠民惠農資金進行全覆蓋監督檢查,抽查農戶4375戶,4個問題被及時發現并予以糾正;對本級預算單位財政資金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6個并及時下發整改通知書;對村級資金和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資金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4個,不僅下發整改通知書,還8次到村督促整改。
5年來,該所監管資金總額達到2.37億元,未發生一起違紀違規行為。
如今,鄉村振興正如火如荼推進,這對基層財政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當好參謀員,盤活村集體“三資”,為社區、村集體經濟出“金點子”,為發展打好“金算盤”。
“這塊空地打造一下,設置攤位出租給商戶,豈不是多一筆收入?”2022年5月12日,滿政權到大壩村走訪,發現一塊面積約1430平方米的空地有價值,給蔣艷芳提了個點子。
蔣艷芳眼前一亮,村集體資金投資58萬元建起了104個攤位。2022年一年就收取租金37.44萬元。
這把“金算盤”成色如何,拿事來說:
為轄區內股份經濟合作社進行分類指導,2022年,助力全鎮實現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93.33萬元,幫助11個村股份經濟合作社收入超過10萬元。同步建立了311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管理臺賬。
主動與稅務部門對接,對全鎮轄區內耕地占用稅、資源稅、印花稅等稅源調查摸底,建立臺賬;對政府性投資項目的完稅情況進行了清理,確保了稅收足額入庫。
科學編制全年預算,惠農惠民、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的資金調度到位,2022年全鎮的預算總收入和預算總支出實現收支平衡。
經濟社會發展的腳步在不斷前行,“金算盤”仍需既當墊腳石又當參謀員。
“工作需要與時俱進。但要創新,先守正。”滿政權說。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