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付瑞勇 通訊員 王梅芳
“有媽媽陪伴,我的學習生活不再孤單!”2月17日,在巴東縣溪丘灣鄉中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張容笑得像花兒一樣。撕掉了“留守兒童”的標簽,張容幸福感十足。
2公里外,張容的媽媽張文珍在巴東生態經濟園湖北玖勝光學公司上班,忙著拋光、打磨一塊塊鏡片,放學時母女將在校門口相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樣的親子場景,張容盼了6年。春節過后,張容詫異于與往年的不一樣,媽媽沒有拉行李箱出門,還接到了家鄉企業的入職通知電話,她暗自竊喜:難熬的留守時光終于結束了!
1月29日,農歷正月初八,年味漸散,湖北玖勝光學公司生產線早早運轉起來,和張文珍一樣,70余名工人在家門口上班,告別了外出務工“候鳥式”遷徙。
荒折、砂掛、研磨……在光學鏡片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在對光學玻璃進行銑磨、精磨、拋光等,借助干涉儀檢測鏡片參數,合格后再進入超聲波清洗、真空鍍膜、芯取、涂膜膠合等程序,一枚閃耀科技之光的光學鏡片誕生。
以小小鏡片,窺探經濟復蘇重振大氣場。巴東生態經濟園位于滬蓉高速巴東北出口,緊鄰鄭渝高鐵巴東站,且園區配置標準化廠房、基礎設施,吸引了本土籍創業者許賢海的投資目光,很快接住了家鄉伸出的返鄉興業橄欖枝。
家住溪丘灣鄉高家坡村的許賢海多年在外打拼,創辦了重慶玖勝光學公司,產業越做越大。2022年6月,許賢海的故土情懷和巴東招商小分隊在重慶的招商真情產生共鳴,雙方招商簽訂投資協議。
6月簽約、7月裝修廠房、8月招工培訓、9月下線投產,湖北玖勝光學公司在巴東落地生根,許賢海稱贊“選擇回鄉創業沒錯!家鄉干部像娘家人一樣親”。
“我們主要生產安防、車載攝影頭,技術含量、工序要求相對較低,工人們學習容易、上手快?!焙本羷俟鈱W公司負責人許玉平介紹,目前公司已建成了精密光學元件加工廠,還將分兩期建設自動化生產車間、精密光學元件科研中心,擴大產能,延伸產業鏈,供給更豐富的就業崗位。
工人朱永存老家位于偏僻的小龍村,2019年遷入茶桂苑易遷安置小區,每天她騎車上班僅需3分鐘?!俺隽思议T就是廠門,如果效益好的話,每月可拿到四、五千元工資,廠里免費提供中、晚餐,既顧了家,待遇、福利更沒話說!”朱永存感嘆:搬新家、換新業,可謂“雙豐收”。
溪丘灣鄉是聚集小學、初中、高中的教育大鎮,也落戶了全縣第二大集中安置小區,湖北玖勝光學有效破解了陪讀爸媽、易遷群眾就業難題。
黨齡16年的鄉人社中心主任張萍又稱就業“月老”,據她介紹,春節前后,鄉政府和鄉人社部門黨員干部,利用務工人員返鄉過節、求職高峰,組織33個村的村支書走進生產車間、展示廳,為務工人員選崗當參謀,組織“線上+線下”專場招聘會,搭建好企業供崗、群眾求職的中間橋梁,讓陪讀父母、易遷群眾順利端穩就業飯碗。
“有家的地方,還有工作,背井離鄉外出務工漸漸成過去時了?!痹谕怙h了半輩子,譚云丹稱“安居樂業,讓夢想照進現實”。
“今年公司已接到100萬/月光學鏡頭的生產訂單,仍僅占滿負荷產能的2成,目前宇瞳光學等5家上市公司均是公司供貨協議單位,我們不愁銷量、愁產量,還將吸納一大批家鄉人趕訂單、掙工資。”許玉平說,公司正計劃與巴東職高建立校企合作基地,攜手推動學生就近就業、教學成果就地轉化。
一枚小鏡片,打開了巴東經濟“開門紅”的新視界。拼、搶、實的“春天故事”,正在車間里書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