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觀察|非貨幣基金規模增長 兩類產品受寵
(資料圖片)
本文共1899字
閱讀完約4分鐘
金融投資報記者 劉慶華
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從規模情況來看,據Wind統計,截止一季度末,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為15.43萬億元,季度環比增長了1.4%。其中,權益類方向的各類產品規模均有所增長。
單只基金中,一只創業板ETF規模增長超百億,半導體芯片ETF、科創板50ETF等也受到青睞,規模增量居前。固定收益類產品中,同樣有一只債基規模增長超百億,為短期純債基金。
易方達創業板ETF估值走勢
非貨幣基金規模增長
據Wind統計,截止一季度末,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為15.43萬億元,相比去年年末的15.21萬億元增長了0.22萬億元,環比增幅為1.4%。其中,權益類方向的普通股票型、指數型、偏股型、靈活配置型各類基金的資產規模均有所增長,合計資產規模6.8萬億元,環比增長了2.73%。
債券基金方面,純債基金、可轉債基金資產規模有所增長,但混合型債基、偏債混合型基金資產規模有所下滑。其中,偏債混合型基金資產規模由去年末的5592億元降至今年一季度末的4887億元,降幅為12.61%。
FOF規模略有下降,今年一季度末資產規模為1827億元,較去年末減少了68億元。由于混合型FOF是公募FOF的絕對主流類型,因此規模的減少也主要是由于混合型FOF規模減少。
QDII基金的規模則由去年年末的3267億元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3541億元,增長幅度為8.39%。商品型基金資產規模也有所增長。
ETF配置價值顯現
單只基金中,一季度最受歡迎的權益類基金是創業板ETF。
據Wind統計,一季度末,易方達創業板ETF資產規模為336億元,環比去年年末增長130億元,是一季度規模增長最高的權益類基金。同時,該基金也以336億元的規模成為市場上前十大權益類基金之一。華安創業板50ETF資產規模也增加了64億元,在權益類基金中資產規模增量第三。
華夏國證半導體芯片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國聯安中證全指半導體ETF資產規模分別增長了55億元、52億元和50億元,一季度末的規模數據分別為258.68億元、560.59億元、194.83億元。
主動管理的權益類基金中,規模增長最多的是泉果旭源三年持有,其資產規模由去年末的98億元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170億元,增量為72億元左右。這是農銀匯理前明星基金經理趙詣加盟泉果基金后發行的三年持有期新產品,今年一季度末主要配置新能源產業。華商新趨勢優選、招商瑞利規模增長緊隨其后,均增長了40億元以上。
資產規模下滑較多的基金則包括招商中證白酒、南方中證500ETF、華泰柏瑞滬深300ETF,資產規模分別減少151億元、104億元和104億元,截止一季度末分別為532.48億元、499.19億元、670.98億元。其中,華泰柏瑞滬深300ETF為市場上規模最大的權益類基金。而資產規模下降最多的主動權益類基金中是歐醫療健康,一季度末規模為595億元,環比去年年末減少約47億元,該基金仍然是規模最大的主動權益類基金。
對比之下也可以看出,ETF的配置價值日益受到投資者的認可,成為資金把握投資機會的重要工具。
純債基金增長居前
固定收益類產品中,長信30天滾動持有資產規模增長最多,達到了162億元以上,其資產規模由去年年末的62億元增至今年一季度末的224億元以上。該基金為短期純債基金,成立于2021年,去年全年收益率為3.79%,今年以來截止4月23日收益率為1.55%。憑借一季度的規模增長,長信30天滾動持有成為市場上規模最大的短債基金。
交銀裕盈純債、山西證券超短債、東證融匯禧悅90天滾動一季度末資產規模為83.71億元、133.49億元、105.04億元,較去年末規模增長均在70億元以上。興銀合盛三年定開債、銀華季季盈3個月滾動持有、東興興利、嘉實穩和6個月持有規模增長也均超過60億元。
規模下滑最多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包括鵬華永平6個月定開、景順長城景頤雙利、建信鑫悅90天滾動持有中短債、博時中債0-3年國開行ETF,一季度末資產規模分別為21.72億元、263.40億元、87.27億元、50.53億元,較去年四季度末均下降了50億元以上。
編輯|賀夢璐 校檢|袁鋼 審核|廖小濤
本文為|金融投資報jrtzb028( 微信號 )|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系金妹兒
轉載須在正文開頭顯著位置
注明稿件來源及作者名,違者必究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