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企業在發展中亟待轉型升級,新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又面臨用地不足問題。在土地要素資源缺乏的背景下,如何盤活存量低效工業用地?近日,長沙經開區出臺加快小微園區建設提高畝均效益辦法,從“增量開發”轉向“存量運營”,打造小微園區建設新模式,助推園區產業轉型升級、畝均效益提升。

據介紹,園區放寬有關研發用房規劃指標和產權分割要求,鼓勵企業開展低效工業用地二次開發,通過統一規劃建設或提質改造工業標準廠房,打造生產、研發、服務一體化發展的產業綜合體。為激發企業轉型升級建設小微園區的積極性,推出報建零收費、降低自持比例、運營補貼、畝均效益獎勵等激勵舉措。
為推進小微園區建設,園區還撬動政府職能由管理者向“項目合伙人”轉變。組建針對小微園區建設的前臺服務專窗,同時后臺設置全功能綜合審批處室,以項目合伙人角色提供全流程審批和幫代辦服務,實現項目報建從“一窗受理、分類轉辦”向“受理、審批、幫辦、出窗等全生命周期綜合服務”轉變。
長沙經開區還將放寬規劃指標限制,將研發、中試等建設用房列入生產性用房,不受配套用房比例限制,為先進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提供承載空間。推進產權分割轉讓,為市場主體培育提供更多住所空間,讓先進制造業項目不需購買土地,通過產權分割即在園區快速落地、生根、發展。( 熊遠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