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影60年與吳貽弓、吳天明、黃蜀芹等構成新中國電影史絢麗奪目光影。她叫王好為,喜劇片《瞧這一家子》、北京味《夕照街》、散文詩《哦,香雪》、戲曲電影《生死擂》等。愛看小說、話劇、電影。“每當走進影院,就像步入圣殿。虔誠、激動使我喘不過氣來”。 “喜劇兩個必要條件:一目了然和出乎意外”(李聽松:“導演王好為——每一個鏡頭,都是生活的饋贈”《人民日報》1月19日第20版)。
(相關資料圖)
上海老年教育頻道147“佳片欣賞”《大李小李和老李》,上海戲劇學院女性教授黃老師強調,一部電影要在開演后的一刻鐘之內(nèi),交代整部電影的基本劇情及其主要人物。余下再接著延續(xù)發(fā)展,制造戲劇沖突,給主人公不斷地創(chuàng)造矛盾,直至高潮結束。
一部電影,不長不短,一百分鐘,一個故事,短小精悍。電影表演,一目了然,簡單清晰。卓別林偷摸出監(jiān),在河邊換了衣服;獄警走出監(jiān)獄,貼了一張布告:通緝越獄犯……蒙太奇語言,故事與懸念,越獄犯命運……
元月8日的《人民日報》副刊(美術)文章:“小幅水彩寫生——小中見大的美學空間”(作者陳堅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水彩畫藝術委員會主任)。
藝術的價值不在于尺幅大小,大有大的厚重,小有小的精彩。小幅作品寫生創(chuàng)作,可以顯著提高創(chuàng)作者觀察力、感受力和創(chuàng)造力。日常生活,抓住點亮激情靈感各個瞬間,將眼前書籍、風景、事件等,甚至是映入眼簾的一道光,賦予文化力量精神內(nèi)涵,在較短時間內(nèi)以最凝練的方式表達藝術思考,創(chuàng)作富有活力、美感、意境的小畫,如同厚書讀薄。小幅到超大幅作品,跨度很大,但兩者之間內(nèi)在聯(lián)系。經(jīng)常把畫過小幅作品拿出來品讀,從中獲取很多靈感。小幅作品記錄著最生動藝術構思,也不斷開拓著大型創(chuàng)作全新視野。小幅寫生之妙,在于創(chuàng)作者隨時可以提筆速記、迅速釋放創(chuàng)作激情。
鄧拓強調:“越是大文章、長文章越好寫。如果你能把小文章、短文章寫好,那末,寫大文章、長文章就不成問題了。而小文章、短文章則是隨時隨地都可以寫的。關鍵只在于你要把問題想清楚,然后就照說話那樣寫出來”(馬南邨:《燕山夜話》作家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第163頁)。
在所有的藝術中,電影對于我們是最重要的(《列寧與盧那恰爾斯基談電影》)(陳荒煤:《解放集》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出版第70頁)。
(馬秀山2023年1月21日)
相關鏈接:俄羅斯人民“少了戲劇,沒法生活”(契訶夫語)的劇場情感與精神追求——即使白天為黑面包焦慮發(fā)愁,晚上仍然會衣冠楚楚地出現(xiàn)在劇場。“戲劇對俄羅斯人究竟意味著什么?劇院就是教堂”(《人民日報》2016年8月2日第14版)。
日本作家谷崎潤一郎在《藝術一家言》里說:影片真可以說是人類用機械造出來的夢!科學的進步與人智的發(fā)達,給我們以種種工藝品,甚至連夢也造出來了。酒與音樂雖然被稱為人類作品中最大的杰作,但影片也確是最大杰作之一。酒、音樂和電影為人類三大杰作。電影年最稚,魔力也最大,以其能在白晝造夢也。夢者心之自由活動,現(xiàn)實世界被壓榨的苦悶,至夢境而宣泄無余,唯夢不可以作偽(《田漢文集》第11卷·電影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450、451頁)。
人生不短不長80年(汪涌豪:“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閱讀”147頻道上海老年大學教育節(jié)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