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開辦教育培訓學校,到現在轉崗成為公辦教師,我非常感謝國家的政策,為我們這些符合條件的校外教師打開了就業通道。”說起國家出臺“雙減”政策以來的感受,35歲的錦州市教師王志宏特別慶幸自己有這樣好的機遇。
錦州市堅持創新思維和問題導向,通過完善績效工資管理制度、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優秀師資、落實轉崗再就業政策等措施,借力“雙減”積極構建優良教育生態。

為持續落實好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雙減”政策,錦州市下發《關于中小學課后服務費發放工作的通知》,規范了課后服務費發放范圍、發放程序及工作要求,明確課后服務經費主要用于參與課后服務教師和相關人員的補助,把用于教師課后服務補助經費額度作為增量納入績效工資管理;充分發揮績效工資分配的激勵導向作用,根據各崗位的不同特點,實行分類管理,在分配中堅持優績優酬,重點向關鍵崗位和作出突出成績的工作人員傾斜。
按照《錦州市“雙減”暨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工作方案》要求,積極探索從校外培訓機構中選拔優秀教師到公辦學校任教,為校外培訓機構人員參加招考轉崗就業創造寬松環境。目前,錦州市公開組織招考錄取教師254名,其中74名是來自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優秀教師,占比為29%。錦州市根據受“雙減”政策影響失業人員的意愿、專業和技能特點,精準推薦適合的崗位信息,實現崗位供需無縫對接。(張繼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