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思考,不構成投資意見
最近無論是支付寶還是天天基金,還是同花順,關于葛蘭的中歐阿爾法混合的廣告越來越多,也有朋友被廣告吸引,問我值不值得買,我很明確:大部分新基都不值得買。
之前我說過,對于一個老牌經理,新基的作用就是給老牌基金抬轎。
拿劉格菘舉例,在成為去年“三冠王”后,劉格菘在今年發行了規模幾百億基金,而除了賽道明確不同的基金外,我們可以看到劉格菘的所有新基都是給老基抬轎的。
無論是廣發科技創新,還是廣發科技先鋒,它的核心底子都是劉格菘管理時間最長的廣發小盤成長混合或者他第一個自主管理的基金廣發雙擎,你可以發現這些新基金的持倉與那些老基差不多。
基金經理的目的不是讓客戶賺錢,而是管理更大規模的基金,幫自己賺更多的錢。
怎么規模更大?實力更強自然就會受到更多人的認可,而大多數群眾大多通過一年內收益最高的基金來判斷經理的實力。
所以最簡單提升規模的方法,就是用新基的錢不斷買老基的股票,推動老基的股票上漲,從而帶動老基的收益率上漲,使自己的王牌基在一年內收益排名更靠前,或者發行新基時有更多噱頭(如葛蘭,廣告打的噱頭永遠是中歐醫療),被更多客戶看到、購買。
我相信葛蘭的新基也逃不過這個行業潛規則,而根據葛蘭以往基金的持倉與這次新基發布的賽道配置:醫療、科技、消費。你可能不相信,但我們已經能大概猜到她會配置什么股票。
你可以認為葛蘭會在這個新基上傾注更多心血,所以你想買,可以買啊~
